年轻人为何选择干婚?从世纪婚礼到九块九领证的经济智慧
年轻人为何选择干婚?从世纪婚礼到九块九领证的经济智慧
去年秋日,北京一民政局前,26岁的程序员小王与其未婚妻手持结婚证拍照留念,背景是飘零的梧桐叶。这种不办婚礼、不收礼金等简约的“干婚”方式,正逐渐流行起来。民政部公布的数据表明,在2023年的全国结婚登记中,有17%的新人选择了“极简婚礼”这一形式。而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,这一比例更是超过了25%。如今,社会风气中,年轻人对婚姻的习俗看法正在经历深刻变化。
“干婚”兴起
去年秋日,北京一民政局前,26岁的程序员小王与其未婚妻手持结婚证拍照留念,背景是飘零的梧桐叶。他们在朋友圈分享,仅花费9元工本费,9分钟便领到了证,省下的20万元打算用于欧洲的旅行。这种不办婚礼、不收礼金等简约的“干婚”方式,正逐渐流行起来。民政部公布的数据表明,在2023年的全国结婚登记中,有17%的新人选择了“极简婚礼”这一形式。而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,这一比例更是超过了25%。
如今,社会风气中,年轻人对婚姻的习俗看法正在经历深刻变化。所谓的“干婚”现象,已不再是少数,而是逐渐变得广泛起来。这一变化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和热议,大家纷纷试图揭开其背后的真实原因。
经济考量
小林在陆家嘴工作,她算了一笔账。婚庆公司的报价单上,一桌菜要2000元,其中包含30%的服务费。跟妆费8888元,可以买三年的护肤品。婚纱照套餐动辄六位数。如果选择“干婚”,能省下一大笔钱。很多年轻人觉得,省下来的钱可以买小户型的首付,这比租城堡更实惠。
面对婚礼费用的增加,年轻人不得不更加理智地安排婚姻相关的开销。“简约婚礼”让他们在步入婚姻殿堂时减轻了经济压力,同时也为将来的生活提供了更加稳固的经济基础。
社交压力
B站上那部关于《我为什么讨厌传统婚礼》的百万播放量视频,屏幕上弹幕如潮,满是“社交恐惧的地狱”、“攀比的大场面”、“被司仪操控的恐惧”等评论。在老一辈看来,一生只有一次的婚礼仪式,在95后看来却变成了“全网直播的尴尬场景”。自媒体博主@阿茶与老张记录的“无婚庆公司、无司仪、无婚纱”的婚礼,引发了众多年轻人的强烈共鸣。
许多年轻人对传统婚礼的某些步骤感到害怕,社交压力是他们选择简化婚礼的一个重要原因。他们更倾向于一个简单、自在的婚礼,能让他们真正体会到婚姻带来的幸福。
传统与创新
小赵夫妇的“半干婚”引起了广泛关注,他们只在家中举办宴会,没有邀请同事,用电子请柬代替了传统的纸质喜帖,但婚礼中仍保留了“磕头敬茶”的传统仪式。小赵的父亲说,他们没有盲目追求奢华,但也不愿完全摒弃祖先留下的传统习俗。
“所谓的‘干婚’并非全然摒弃传统,它其实是一种传统与创新的和谐结合。年轻人他们在追求新颖的婚礼形式时,并未完全舍弃那些富有意义的传统习俗。这样的婚姻既体现了现代的简洁,又不失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。”
文化传承之辩
婚庆协会的负责人大声疾呼,担忧“简办婚礼”会导致传统文化传承中断。然而,宋代的婚礼其实颇为简单,到了明清时期才变得复杂起来。历史学家葛剑雄的观点清晰明了:“民俗并非一成不变,而是随着时代不断进步。”
我们应以发展的视角审视婚俗文化的演变。所谓的“干婚”实际上代表了文化的创新与延续,它反映了社会文明的进步,不能仅凭这一点就将其视为与传统文化截然不同。
爱的本质与文明演进
郑州有一位新娘拒绝举办婚礼,这让她的母亲泪流满面地责问。然而,年轻人对婚姻的态度逐渐变得简约,这或许反映了他们对“爱情真谛”的深刻理解。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,“简约婚礼”并非对传统的背离,而是文明进步的必然趋势。这是通过“简化”来抵制社会压力,以“精简”的方式重新把握人生。
婚姻之根本在于双方情感,非仪式之繁复。“简约婚礼”使年轻一代更重视婚姻实质,将婚礼从“供他人观赏的戏码”转变为“两人的故事”。大家是否认为“简约婚礼”将成为婚俗新风尚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你的观点,同时别忘了点赞及转发本文。